康復的原則是什么?
信息來源:本站 | 發布日期:
2020-06-19 11:05:57
| 瀏覽量:989
任何康復的目標都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功能,從而幫助人們以很小的再受傷風險恢復其功能。盡管一定的休息和減輕負擔可以緩解癥狀,但它們與潛在的負面因素有關,例如將來組織耐受性下降和組織易損性增加。
了解組織如何對物理壓力和機械負荷作出反應,有助于在穩定損傷組織和避免停訓之間取得平衡。下面,就和
康復訓練器材廠家來了解下吧。
物理壓力理論
生物組織適應施加壓力水平的變化。維持組織耐受性對于預防萎縮至關重要,而超負荷則會導致肥大。壓力過高會導致組織損傷和潛在的長久性損傷。施加壓力的大小、時間和方向決定了物理應力暴露的總體水平。由于短時間施加高強度應力、長時間施加低強度應力和/或多次施加于組織的中強度應力可能會造成傷害。
機械轉導假說
指細胞水平上的機械荷載轉換,導致結構變化。增加骨厚度和寬度以響應機械負荷是這一假設的典型例子。不管載荷的類型是扭轉、壓縮還是拉伸,機械刺激都會觸發各種化學物質的釋放,進而導致組織的形成,并提高載荷耐受性。
這一假設符合沃爾夫定律的一個子原理,即組織適應于特定的外加載荷。例如,暴露在壓縮載荷下,將使組織有資格僅承受相同類型的施加載荷。這意味著在患者恢復運動或活動之前,受傷的組織需要承受特定的負荷水平。
在損傷水平以下,以足夠的適應時間對組織施加生理壓力會導致細胞反應,從而增強組織并提高其耐受性。
活動性和穩定性
成功的康復需要在保持活動性的同時穩定受傷的組織。這里的關鍵是避免僵化。肌肉僵硬是指共收縮,是對疼痛和/或運動恐懼癥的反應。一旦壓力降低,適當的共收縮水平就可以使活動性發生。